“维护电池”维护了谁的利益本报记者 徐晓 通讯员 吴肖
电动车因低能耗、低噪音而深受消费者欢迎,但记者从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了解到,近期消费者对电动车蓄电池质量投诉不断,特别是对“维护电池”的投诉更甚。 一位湖州的消费者购买了某品牌电动自行车使用7个多月后,电池出了毛病,他按照约定到维修部换上了“维护电池”,谁知道不到3个月“维护电池”就坏了,再次更换后不久又坏,这样一直换到第8次依然不行。 究竟何为“维护电池”呢?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电动车厂家在对消费承诺的售后服务条款中都提到更换“维护电池”。厂家认为“维护电池”就是售后服务电池,是指电池属三包范围更换新电池之外使用的电池,并在该电池上印有“售后服务专用”或“维护电池”字样来区别新电池。因此,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维护电池”绝不是新的电池,其电池的性能、使用的寿命、充放电的次数比新电池要差,生产厂家无具体明确的出厂标准。
据记者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查询,国家生产目录中仅有“蓄电池”,并没有其他的称谓。 但电动车经营者称“维护电池”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他们告诉记者,“维护电池”可以最大限度使用和节约资源,当一组电池中坏掉一只,经掉换并重新配比和维修后该组电池仍有使用价值。 但记者了解到,催生“维护电池”的根本原因是电动车和蓄电池生产厂家之间的利益关系。一方面蓄电池生产厂家有赖于电动车厂家来稳定和扩大已占有的消费市场,通过非标的“维护电池”来牵制已使用的消费群体,达到继续购买使用该厂新蓄电池,实现其经济利益的目的;另一方面,电动车生产厂家通过蓄电池厂家的维护电池来承诺蓄电池三包期限为一年(延长6个月),以显示自己的诚信度,在激烈的电动车市场竞争中取得消费者的信任,达到购买其电动车实现销售利益。 记者查阅了蓝猫、达能、菲利普等多个品牌的电动车使用说明书,电动车生产厂家对“三包”规定的表述主要是“电池保修一年,保修期限一半时间更换新电池,超过一半时间更换备用电池”。蓄电池是电动车使用的主要部件之一,按照蓄电池的特性在三包期内一般只能更换新的蓄电池。既然电动车生产厂家承诺蓄电池三包期限为一年,那又为何后6个月用非标的维护电池替代呢? 虽然浙江省“三包”商品目录(电动助力自行车)规定充电电池是6个月,但国家新三包责任规定修理者应当“维护销售者、生产者的信誉,不得使用与产品技术要求不符的元器件和零配件”。而“维护电池”与原配的新电池相比,两者的性能、使用寿命、有效充放电的次数等技术指标参数不同,最终将导致电动车行驶里程的差异。生产厂家用“维护电池”替代原配新电池来延长“三包”期限做法值得商榷。 |